思政课提升研究系列工作坊之四——思政课教学成效评价
为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效,12月1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了以“思政课教学成效评价分析”为主题的第四期思政课提升研究系列工作坊,旨在通过深入探讨和分析,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评估教学成效。本次工作坊主要负责人为孙建荣教授,主讲小组成员为赵璐、盖佳羚老师,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
工作坊在孙建荣教授的引导下,全体思政课教师积极参与,共同探讨了教学活动、学习行为和教学成效之间的复杂关系。活动伊始,各位老师们围绕课堂中发生的教学活动,罗列出一些具体的动作,其中包含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师生互动行为等,为后续的深入分析打下了基础。
这一活动聚焦于教学行为的分类,将学生学习行为和教师教学行为进行了细致的区分,盖佳羚老师梳理了现有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各类教学活动,并形成了一份详尽的清单,全面覆盖了思政课程的多元化教学实践。同时老师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教学活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过程。
随后,工作坊进入了行为分析环节。通过对教学活动的深入分析,参与者们探讨了这些活动如何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相联系。大家一致认为,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在行为评价环节,工作坊特别关注了如何评价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别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在这个环节中,参与者们不仅讨论了评价的维度,还对每个项目的信息量丰富程度和信息易评价程度进行了细致的判断,从多个角度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提供有力的反馈。
工作坊的最后,参与者们共同解读了分析结果,并就如何将这些结果应用于未来的教学活动进行了深入讨论。教师们通过科学的评价和分析,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效,从而为教学提供有力的指导和改进方向。
本次工作坊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我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孙建荣教授指出,思政课要为其他分院提供支撑课程,达成成效,提升人才属性。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进一步提升我校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 杜洁雅供稿)
责编:陈盼盼